首页 > 关注 > 正文

改变旧时女子不出街坊、老死闺阁的命运——寿香社与八才女丨鱼说榕城 热点评

2023-06-14 13:46:41   来源:福州小鱼网  

“八才女”

1936年,何振岱先生从北京返回福州,以阅读、写作、书法、绘画、音乐来表达自己对国家、对民族以及人生处世的忧思。学高为师,身正乃范。先是叶可羲、王德英、刘蘅三位女子拜何振岱为师,学诗写诗、写字作画。之后这三位才女又陆续介绍同好知己拜在何振岱门下,她们分别是王真、薛念娟、施秉庄、张浣桐,再加上何振岱的女儿何曦,总共八人。这八位名媛热爱学习,均有成就,随后结成民国福州首个女子诗人团体“寿香社”,而这八人史上誉为“寿香社八才女”。当时福州另有“十才女”一说,则是加上外地回福州,同样拜何振岱为师的王闲和洪璞二人。

这八名幼承家学、天资聪颖的女子便以她们不俗的诗词创作成果,赢得了陈宝琛、严复、陈衍、林纾等名家的高度评价。陈衍将王真及其妹妹王闲与王德愔并称为“闺中小三王”,评价王真的诗词:“耐轩根抵陶、韦、王、孟,下逮闻仙、灵,而绝句有极似荆公、后山处,意笔能力避直致也。” 刘蘅先前师从过陈衍,她的才气也深得陈衍赏识。


(资料图片)

(八才女旧照)

她们知书达理、文采风流,处乱世而波澜不惊,有的道心侠骨,有的婉丽多情,有的风格清迥。她们共同的老师是前清举人何振岱。

( 何振岱照片)

何振岱(1867~1952)字梅生,号心与、觉庐、悦明,晚年自号梅叟,侯官县(今福建福州市区)人。师从名儒谢章铤,光绪二十三年举人,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。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《西湖志》兼《福建通志》。何振岱擅画能琴,书法融碑帖于一炉,功力深厚。诗作成就亦高,以其深微淡远、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,是“同光体”闽派的殿军人物。

(刘蘅和王闲在淇园的合影)

何振岱要求才女们自学书本,又为才女们开列书单。他强调“士先器识而后文艺”,既授学生以诗、书、琴、画,又授之为人之道。他给才女们布置的读书、写作、习字、作画等学业,每隔一段时间再给予精心批改。

何振岱培养的八才女,其诗词创作集中在社课、赠答、游览三个方面,显示出不同的艺术特色。1942年,八才女合出一本姐妹合集《寿香社词钞》,按实绩可视为清代闽词之绝响,又堪称民国词坛之奇葩。建国以后,寿香社才女们又成为福建古典诗词创作的主力军。

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何振岱将八位女弟子的词作结集,以自己主持的“寿香社”诗社之名,即《寿香社词钞》刊行面世。其中,选录了王德愔(1894—1978年,字珊芷)词35阕、刘蘅(1895—1998年,字蕙愔,号修明,一作秀明)词93阕、何曦(1898—1982年,又名敦良,字健怡,何振岱之女)词37阕、薛念娟(1901—1972年,字念萱、见真,号小懒真室主人,晚年号松姑)词12阕、张苏铮(1901—1985年,字浣桐)词36阕、施秉庄(1902—1986年,字浣秋)词20阕、叶可羲(1903—1985年,字超农,号竹韵轩主人)词89阕、王真(1904—1971年,字耐轩,号道真)词40阕,共计362阕。 这些风格清新、情调婉约,且皇皇可观词作的面世,一次性把富有才情和灵性的八位福州女性作者推向社会,一时赢得人们的交口赞誉,称她们为“八才女”。

在出版书籍《五四以来的诗词选》中,入选的女作家全国仅24位,其中寿香社才女中有6位诗词作品入选,可见“福州八才女”之誉并非妄称。

(八才女旧照)

“八才女”全都出生于世纪之交,最长的王德愔生于1894年,最幼的王真生于1904年。这正是中国社会处于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”的时代,而她们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,成为一代才女,固然与她们各自的天赋异禀、好学覃思有关,更为根本的是,得益于她们各自敦厚殷实的家道的庇荫和时代潮流的造化。

此外,“八才女”的成就,与福州得近代风潮之先的地域人文氛围是紧密相关的。早在1905年,施秉庄的父亲施景琛就创办起泉山女子学堂。1906年,在陈宝琛的支持下,其妻王眉寿创办了女子师范传习所,倡导福州女性接受高等教育,积极参与妇女自立自强运动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潮流和社会风尚的影响下,“八才女”才可能改变旧时女子不出街坊、老死闺阁的命运,坦然自在地踏入社会,自由结社从事诗词创作、传播自己的作品。她们非但可以自主选择接受现代教育、从事社会职业,甚而还能如叶可羲、施秉庄、王真等姊妹那样,达成不婚的默契,终身不嫁,一心致力于学问课业

来源丨福州日报 、网络等

责编 | 庙小妖风大

校对丨古力波

该文谨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媒体立场,如侵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dzwindows.com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
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