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“中心辐射、两翼齐飞、新城发力、南北转型”,这是上海“十四五”规划纲提出优化的城市空间新格局。下一步,如何加快整体性、系统性转型,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引擎?
昨天(25日)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关于加快推进“南北转型”工作实施情况的报告。委员们认为,相关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,但仍面临一些瓶颈问题。譬如,对外交通连接不畅,受长江和杭州湾天然阻隔,辐射长三角能力不强;转型成本高企,土地腾笼换鸟时常成本倒挂等。
“用好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,发挥好通江达海的地利,做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”,与会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交通先行,加强上海与毗邻长三角城市的互联互通,优化完善协同的产业空间格局。
以南北转型为例,宝山区拥有6.8公里滨江海岸线、金山区坐拥83.3公里海岸线。绵延的海岸线,成为上海向外发展的天然优势。委员们据此建议,加强交通布局的科学合理规划,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完善布局全产业链。
“门户通不通、交通畅不畅、物流快不快,直接关乎资源要素能否实现高度集聚、高效配置、高能增值。”王醇晨委员用“三个高”总结交通便利之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。她认为,要充分发挥重大交通设施的先行作用,聚力建设内通外联的交通枢纽和网络体系。在对外交通方面,与沿江沿海地区加强联动,包括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、建设沪杭铁路金山北站枢纽等,更好打通沿江沿海的大通道。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中,优化完善中心城区和五个新城的交通网络,助力区域发展。
交通先行、产业破局,曹吉珍委员这样解构区域转型发展的路径。她认为,在优化城市空间新格局中,要以产业破局为抓手,加快调整产业导向、创新产业政策、优化产业生态。特别是,依托相关产业基础及其延伸的产业链,积极打造产业经济平台,加强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协同发展与优势互补,实现共赢。
从南北转型到五个新城,“产城融合”也是各方聚焦的关键词。实地调研中,围绕人才的安居、宜业都是委员们的关切点。
“与未来地区的需求相比,保障住房等公共设施还有缺口,相关部门需跨前预判,加快谋划落实。”结合在宝山区、金山区的调研,委员们建议,加快引导多方面参与、多主体投资、多渠道供给,通过完善租售并举的人才引进等措施,在重点转型区域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配套建设,为转型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
稿件来源:文汇app
上观号作者:上海人大
关键词: